
推廣講座
| 講座介紹 |
離散時空
作家沙龍
將邀請作家吳曉樂、陳浪、周思齊、朱宥任、姜泰宇分享他們的創作歷程,與我們共同探索言情、旅遊、運動與鬼怪等多元主題。
4/26
(六)14:00-16:00
瑯嬛書屋(桃園市中壢區榮民路165巷6號)
吳曉樂
|總有一天我要征服言情小說
吳曉樂/居於臺中。喜歡鸚鵡。魂系遊戲玩家。
著有《致命登入》、《我們沒有祕密》、《上流兒童》、《可是我偏偏不喜歡》、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、《那些少女沒有抵達》。

5/31
(六)14:00-16:00
新星巷弄書屋(桃園市龜山區龜山后街東華巷15號1樓)
陳浪
|出發,前往下一個未知
陳浪/作家、講師、行腳節目主持。
具有許多身分,還是最享受當個旅人。喜歡坐在咖啡廳裡觀察城市,喜歡蒐集世界各地的可樂瓶,喜歡用夕陽與旅程道別。應該熱愛繁華的年紀,卻嚮往著依山傍海地過日子,在季節變換裡追尋美感與詩意。偶爾懷疑自己對生活的選擇,但始終相信,旅行的路有多長,創作的路就有多長。

8/9
(六)14:00-16:00
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203視聽空間
(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一段100號)
主持人|謝仕淵
主講人|周思齊vs.朱宥任
|在巔峰展望未來:
談《站上顛峰的武士》
謝仕淵/因為打棒球而愛棒球,最後研究棒球的棒球人。
出生台南,現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。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、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,研究專長為台灣近現代史、物質文化、飲食文化與運動文化史,著有《坐南朝海:島嶼回味集》、《府城一味:時間煮字,情感入味,一起來臺南吃飯》、《臺灣棒球一百年》等書。
周思齊/退役職業棒球選手,暱稱「周董」,2012年因優異的打擊成績拿下中華職棒年度MVP大獎與銀棒獎。2018年獲選為中華職棒球員工會第五屆理事長,任內積極推動健全團體協約機制、強化退役選手照顧、球員國際賽權益保障落實等。長年投入公益,回饋社會,於2014年成立「球芽基金」(社團法人台灣球芽棒球發展協會),透過棒球獎學金、閱讀推廣以及棒球歷史的溯源,培育更多棒球人才。
著有《GAME ON!周思齊的九局下半》、《圖解跑壘學全書》、《心智鍛鍊》、《棒球場的歷史與養護入門全書》、《兄弟上場》、《棒球球探入門全書》、《站上顛峰的武士:揭開日本國家代表隊的強盛祕辛》等作品。
朱宥任/筆名科科任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文學組畢業。著有小說《好球帶》、《地下全壘打王》,非虛構作品《沖繩不一樣:那些旅行沒教你的沖繩事》、《沖繩自古以來,不是日本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:琉球王國的前世今生》,譯作《最好的教練,不給答案:打造日本第一的最強領導法》、《栗山筆記2:邁向世界第一的人生智慧》等。



8/23
(六)14:00-16:00
桃園國民運動中心2樓社區教室
(桃園市桃園區中山東路233號)
姜泰宇
|那一夜,我們說的鬼故事
姜泰宇/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,大眾文學作家,從大學即開始創作。曾獲得金石堂年度暢銷男作家,入選誠品書店最愛一百小說。著作十餘本小說。
曾任《愛小說》雜誌總編輯。短篇作品《榻榻米的夏天》改編為公視電影《夏天的向日葵》,作品《洗車人家》入圍第二十一屆臺北文學獎年金類,另出版《鬼拍手》、《記得我的名字》。現為專業洗車工。

交錯臨界
經典讀書會
透過經典文本解析,深度探索文學中言情與女性、鄉愁與詩歌、運動與民族,以及鬼怪與現實等議題。
5/17
(六)14:00-16:00
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203視聽空間
(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一段100號)
郝譽翔
|當我們談論瓊瑤,
我們談些什麼?
郝譽翔/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,現任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,熱愛旅行、潛水和帆船,並且多次將旅行、海洋和島嶼等化成為個人創作的主題。曾獲得金鼎獎、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獎、時報文學獎、台北文學獎及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等重要獎項。
著有小說《幽冥物語》、《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》、《初戀安妮》、《逆旅》、《洗》;散文《城北舊事》、《回來以後》、《一瞬之夢:我的中國紀行》、《衣櫃裡的秘密旅行》;電影劇本《松鼠自殺事件》;學術論著《大虛構時代——當代台灣文學論》、《情慾世紀末——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 》等。

6/21
(六)14:00-16:00
桃園市立圖書館平鎮分館人文講堂
(桃園市平鎮區環南路三段88號)
楊佳嫻
|渡此岸與彼岸:
留學詩人的鄉愁
楊佳嫻/高雄人,定居臺北,國立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,曾任臺北詩歌節協同策展人多年。現為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。
著有:詩集《屏息的文明》、《你的聲音充滿時間》、《少女維特》、《金烏》等;散文集《雲和》、《瑪德蓮》、《小火山群》、《貓修羅》、《以脆弱冶金》等;另編有《九歌105年散文選》、《當我們重返書桌:當代多元散文讀本》、《刺與浪: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讀本》等選集。

7/19
(六)14:00-16:00
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203視聽空間
(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一段100號)
黃崇凱
|成為共同體:熱血背後的真實
黃崇凱/高雄人,定居臺北,國立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,曾任臺北詩歌節協同策展人多年。現為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。著有:詩集《屏息的文明》、《你的聲音充滿時間》、《少女維特》、《金烏》等;散文集《雲和》、《瑪德蓮》、《小火山群》、《貓修羅》、《以脆弱冶金》等;另編有《九歌105年散文選》、《當我們重返書桌:當代多元散文讀本》、《刺與浪: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讀本》等選集。

8/30
(六)14:00-16:00
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4樓多功能教室
(桃園市中壢區台貿一街100號)
瀟湘神
|臺灣妖怪文學現蹤記
瀟湘神/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共同創辦人,推理小說家、奇幻小說家、臺灣妖怪研究者、實境遊戲設計師。作品曾入選文訊「21世紀上升星座」、入圍臺灣文學獎金典獎、國際書展獎、金鼎獎等。最新作是《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》(小說)、《東海岸十六夜》(散文)。

書寫的交換律
主題寫作工作坊
5/10
(六)13:00-17:00
桃園光影文化館研習教室
(桃園市桃園區埔新路12號)
魏明毅
|以非虛構書寫作為起點:
報導文學寫作工作坊
著作《靜寂工人:碼頭的日與夜》獲第41屆金鼎獎「非文學圖書獎」、2017年台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首獎;《受苦的倒影:一個苦難工作者的田野備忘錄》獲2023年Openbook好書獎。

6/14
(六)13:00-17:00
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711會議室
(桃園市桃園區南平路303號)
林哲璋
|童言同語:童話創作工作坊
林哲璋/兒童文學家。出生於高雄,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。童書創作題材豐富有趣,貼近小孩的生活經驗,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擬人化,將想像力運用在其中,讓兒童也能身在其中。作品曾獲牧笛獎、兩岸兒童文學獎、南瀛文學獎、吳濁流文學獎等獎項。著有《屁屁超人》系列、《用點心學校》系列、《仙島小學》系列等多本兒童文學著作。

跨越維度
文學在地走讀
結合地方特色,從眷村文化到在地族群的發展與變遷,引導民眾走入故事之中,體驗文學與生活的交織。
5/3
(六)14:00-16:00
路線:桃園火車站集合→憲光二村眷村文化園區
蔣竹山
|鄉愁與新生:眷村實地探訪
蔣竹山/臺灣桃園人。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。曾任東華大學人社院大眾史學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央大學歷史所所長。現任中央大學歷史所教授兼文學院學士班主任。研究興趣喜歡打破傳統臺灣史、中國史、世界史三塊分立之框架,主要方向為醫療史、新文化史、全球史、公眾史學。歷來除關注全球視野下的物質文化史研究,在學院推動相關社群活動外,也對社會大眾推廣歷史普及與公眾史。

——讓我們一同走進眷村,找回那份屬於臺灣歷史的溫暖與驕傲。
——
眷村是國共內戰後大批軍民遷徙來臺的落腳之處。流連於家鄉與臺灣之間的這群人,擁著各自不同的際遇,與周遭互動、交融,凝成臺灣歷史與文化意義上特殊且不容忽視的一段記憶。而桃園是眷村大戶,更是臺灣推動「眷村保存運動」之重要推手。
就讓我們跟隨《眷村時代:一本重新認識戰後臺灣社會的眷村文化指南》作者蔣竹山老師的腳步,一起走進「桃園眷村鐵三角」之一的憲光二村眷村文化園區,探索就時光的回憶,並且尋找屬於未來的文化曙光吧!
走讀路線:桃園火車站→(遊覽車移動)→憲光二村眷村文化園區→原車返回桃園火車站解散
報名流程:填寫報名表單→寄發繳費通知→確認繳費後完成報名→參加活動並完成退費
※免費活動,需繳納300元保證金,並於全程參與活動後,於簽退時現場完成退費※
6/8
(六)14:00-16:00
路線:楊梅車站→大成市場→楊梅戲院→興華戲院→錫福宮→楊梅國小→楊梅故事園區→回善寺
張博舜
|大河寫下的楊梅壢
張博舜/客家青年張博舜,投入故鄉的文化復興,從事地方創生,憑藉對客家文化的熱愛,在富岡推動客家文化,展現青年協力共創,傳承客家文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