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活動寫真
0809 •離散時空 • 作家沙龍
謝仕淵X周思齊X朱宥任
在巔峰展望未來:談《站上顛峰的武士》
老師以《暗影》小說中貫穿現實與虛構的假球事件開始,與現場參與的民眾交流,思考假球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每一個play、或是每一則報導中,被許多彷彿理所當然的事實,如金錢利益等等形塑而成,而是有許多十分人性的、不為人知的「暗影」在裡頭。
而這也揭示了一種文學的能力,就是在虛構作用下,文學得以去到我們平時所想不到的地方,那裏往往有許多精采的故事,也就像小說中的「暗影」程式,可以從十分微小之處,去捕捉那些不對勁的地方,讓人們能對一個議題有更深入的思考與討論。
最後,老師也提到在現代科技與數據的發展下,不管是棒球,還是乃至所有運動中,充滿了許多理性的部分,但運動賽事吸引、點燃眾人熱情的依舊是那「或然率」的不可知瞬間,而那種瞬間正是蘊含有文學的可能性的瞬間。0719• 交錯臨界 • 經典讀書會
黃崇凱|成為共同體:熱血背後的真實
老師以《暗影》小說中貫穿現實與虛構的假球事件開始,與現場參與的民眾交流,思考假球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每一個play、或是每一則報導中,被許多彷彿理所當然的事實,如金錢利益等等形塑而成,而是有許多十分人性的、不為人知的「暗影」在裡頭。
而這也揭示了一種文學的能力,就是在虛構作用下,文學得以去到我們平時所想不到的地方,那裏往往有許多精采的故事,也就像小說中的「暗影」程式,可以從十分微小之處,去捕捉那些不對勁的地方,讓人們能對一個議題有更深入的思考與討論。
最後,老師也提到在現代科技與數據的發展下,不管是棒球,還是乃至所有運動中,充滿了許多理性的部分,但運動賽事吸引、點燃眾人熱情的依舊是那「或然率」的不可知瞬間,而那種瞬間正是蘊含有文學的可能性的瞬間。𝟬𝟲𝟮𝟭• 交錯臨界 • 經典讀書會
楊佳嫻|渡此岸與彼岸:留學詩人的鄉愁
老師聊到胡適那個年代,詩人們在古典與白話之間拉扯,用「古人的框架」裝著「現代的靈魂」,像是胡適寫詩像寫文,一邊拋棄古典的繁文縟節,一邊又捨不得丟掉那份文化的鄉愁,連白話詩作都還是會起個詞牌。你以為他很叛逆,其實是心裡還住著古人的小房間。甚至連吵架都用文言文寫,誰說古典不能情緒激動?😤
再看楊牧——花蓮少年、留美詩人——他的詩不是拿來翻譯的,是拿來感受的。不僅是成熟的詩的語言,更是將「詩」作為一種文學發揮到極致。作品充滿了節奏,展現的是詩人心情的皺摺,那正是一種無法用理性語言解釋的氛圍。而他的家鄉花蓮之於他,不只是地名,而是詩意與情感的原鄉。作品中充斥著他對於土地、對於家鄉的愛,透過詩,不斷地在向世界分享,這是一個多美的地方啊!
臺灣文學的可愛之處,就在於它的「異質性」——這裡容得下懷舊的文人,也容得下不想懷舊的人;你可以愛台灣,也可以不愛,文學都會留下你的位置。
最後的最後,楊佳嫻老師說:「對世界、對你以外的人,要有同理心。」鄉愁,不是封閉自己,而是理解他人走過的山海與路徑。
如果你也在想念某個地方、某段語言、某種味道——別懷疑,那就是你的詩,已經在心裡默默寫好了。
𝟬𝟲𝟭𝟰・書寫的交換律・主題寫作工作坊
林哲璋|童言同語:童話創作工作坊
走讀一開始,我們從 #黃娟 的《歷史的腳印》為引,開啟了這趟楊梅之旅——你知道楊梅區就有4個火車站,並且曾經在短短的距離內,就有三間公有市場嗎?南來北往的人們不僅緊是路過此處,更多的是前來此地批貨,也可以說,是過去的楊梅,撐起了人民的日常百貨。(在經過市場中的 #香圓食品 時,還意外得到了老闆娘加碼的在地歷史解說與介紹,真是太棒了!看來天氣很熱,客庄的熱情更熱(*´艸`*))
路途中我們也拜訪了楊梅座等戲院的舊址、觀察路上仍保留的巴洛克式建築立面、參訪了錫福宮,以及參拜了較少人知道的楊梅開臺祖…..在現在與過去的夾縫之中,窺見歷史的影子。或許,歷史也從未消失,只是跟我們一起走到了現在而已。老師在路途中不僅分享了很多過去的事,也分享了現在街道上的店家是如何與居民共同度過每一個日常,真的讓人忍不住想要更加親近這座小鎮!
極力推薦大家找個時間,一起到楊梅走走!
(偷偷說,老師推薦農曆7月15可以才參觀富岡大拜拜!)
𝟬𝟲𝟬𝟴• 跨越維度 • 文學在地走讀
張博舜|大河寫下的楊梅壢
走讀一開始,我們從 #黃娟 的《歷史的腳印》為引,開啟了這趟楊梅之旅——你知道楊梅區就有4個火車站,並且曾經在短短的距離內,就有三間公有市場嗎?南來北往的人們不僅緊是路過此處,更多的是前來此地批貨,也可以說,是過去的楊梅,撐起了人民的日常百貨。(在經過市場中的 #香圓食品 時,還意外得到了老闆娘加碼的在地歷史解說與介紹,真是太棒了!看來天氣很熱,客庄的熱情更熱(*´艸`*))
路途中我們也拜訪了楊梅座等戲院的舊址、觀察路上仍保留的巴洛克式建築立面、參訪了錫福宮,以及參拜了較少人知道的楊梅開臺祖…..在現在與過去的夾縫之中,窺見歷史的影子。或許,歷史也從未消失,只是跟我們一起走到了現在而已。老師在路途中不僅分享了很多過去的事,也分享了現在街道上的店家是如何與居民共同度過每一個日常,真的讓人忍不住想要更加親近這座小鎮!
極力推薦大家找個時間,一起到楊梅走走!
(偷偷說,老師推薦農曆7月15可以才參觀富岡大拜拜!)
𝟬𝟱𝟯𝟭• 離散時空 • 作家沙龍
陳浪|出發,前往下一個未知
那麼老師是怎麼開始踏上「旅遊」這條路的呢?一切都是起源於大學的一次交換,把握這半年時間,走遍了中國的景點,也經歷過幾次意料之外的趣事,老師開始發現,原來真正的旅程是計劃失去控制之後才開始。於是他開始學會擁抱未知,所有的突發事件或許在回顧時,都能變成一個有趣又莞爾的小故事。畢竟,有時候回頭,才能看到更美的風景。
至於要到哪裡旅遊,才會比較厲害?這件事情倒不是取決於距離,旅行不是在比誰走的遠,是在比誰朝自己的內心走的近,能帶給你感悟就是真的。疫情期間,老師開始在島內旅遊,探索自己不知道的家鄉。俗話說旅行就是從你活膩的地方,去到別人活膩的地方,殊不知小小的臺灣裡,還是有好多我們不熟悉的角落獨自美麗。
講座最後,老師分享了他旅行生涯中的一個獨特的日本大叔(和他的家庭),旅途中的許多影中人都只是過客,但這個萍水相逢的日本大叔卻意外的成為了老師在遠方的家人。或許我們都無法預知自己在一趟旅程中會成為怎樣的人,但也正是這種未知,令人心生嚮往。
期待大家都能偶爾來一樣,充滿意義的與未知相遇的旅城。
𝟬𝟱𝟭𝟳• 交錯臨界 • 經典讀書會
郝譽翔|當我們談論瓊瑤,我們談些什麼?
或許,我們不需要這樣被寵愛呢?
2025桃園鍾肇政文學獎第一場經典讀書會邀請到郝譽翔老師來談瓊瑤。老師首先分析了為什麼我們總是會被瓊瑤的作品迷得要死?原來是因為他在作品本身中大量的引用了中國古典詩詞,以及其中婉約、柔美的特性,打造出了一個貼合瓊瑤本身爛漫、細膩的世界觀。在這樣的世界之中,女主角永遠可以是一個任性、叛逆、大膽做自己而不被怨恨的人,周邊的所有人縱然被她弄的很生氣(甚至很悲慘),終究會以愛包容你,因為女主角就是個長不大的小女孩。這樣的觀點也與華人世界所著迷的「少女學」相互應,或許我們都是渴望著一個能被眾人所愛、所呵護的世界。
但老師提出了一個不同的觀點:「或許,我們不需要這樣被寵愛呢?」瓊瑤是老師的文學啟蒙,也因為從小就看瓊瑤,因此他也深深地影響了老師的愛情觀。但隨著人生經驗的豐富,或許瓊瑤的愛與美可以是一個短暫放下煩惱、讓心自由飛翔的窗口,但也別忘了,有時候我們可以不需要別人的寵愛,只要自已走出自己的路就行了!
𝟬𝟱𝟭𝟬• 書寫的交換律 • 主題寫作工作坊
魏明毅|以非虛構書寫作為起點:報導文學寫作工作坊
因為我在那裡,所以你在這裡。
大雨之中我們迎來了2025桃園鍾肇政文學獎的第一場主題寫作工作坊,由魏明毅老師帶領大家走進苦難工作者的眼裡。從報導文學到民族誌,身爲一個非虛構的書寫者,要如何找到自己苦苦追尋的問題的答案呢?
工作坊的上半場,老師提醒了大家,非虛構的寫作就像是一隻圓規,必須先站穩圓心,才能展開。而非虛構書寫的核心,正是對於議題與身處其中的人們的關懷,調查者必須要時刻保持倫理意識,並謹記這些事情,是他人生命的一個很真實的部分。第二步則是展開你的技藝,在搜集足夠的資料後,將你的觀點凝練出來,寫作者必須決定你想要揭露些什麼事情?對老師而言,非虛構書寫最大的挑戰,在於你的文字能多逼近你所發現與理解的真實。
下半場則來到習作的部分,以《受苦的倒影:一個苦難工作者的田野備忘錄》中〈是什麼堆砌出了人的羞憤?〉為題材,學員們訪問了分別扮演四個角色的魏老師,並在課堂上寫出了一篇事件報導。雖然練習時間不太長,但仍然繳交出非常精彩的作品,從中我們也能觀察到,面對同一個案例,不同的創作者仍有著不太相同的詮釋。也期待未來有更多人加入非虛構寫作的行列,用行動與書寫,寫下對於身邊的議題最深刻的叩問。
𝟬𝟱𝟬𝟯• 跨越維度 • 文學在地走讀
蔣竹山|鄉愁與新生:眷村實地探訪
你知道光是一個桃園,就曾經存在過多少個眷村嗎?
本週六我們隨著 #蔣竹山 老師的腳步,來到了 #憲光二村眷村文化園區 ,一起來探訪桃園豐富且悠久的 #眷村文化!憲光二村是給憲兵軍眷居住的區域,而這個過去曾經夾在山坡與埤塘、農地與墓地之間的一方小小天地,住了140幾戶家庭。
有趣小知識:憲光二村中的門牌並不是單純照著單一方向1、2、3、4……進行排序的,你知道為什麼嗎?(想知道的話只能邀請你直接去現場一探究竟了d(d'∀'))
眷村本身留下的不只是居民們生活的痕跡,更保存下了時空的切片,讓我們得以窺見從民國50年代開始,這群人是如何在異地落腳並打造出一個滿生命力的社群,並為臺灣寫下多采多姿的成長故事。
桃園眷村鐵三角 風格各異,也歡迎大家在閒暇之餘,一起去走走,多多認識身邊的在地故事們~~
𝟬𝟰𝟮𝟲• 離散時空 • 作家沙龍
吳曉樂|總有一天我要征服言情小說
「為什麼我們喜歡看言情小說?因為在言情小說的世界裡,
不管過程怎麼樣,所有人最後都是會相愛的。」
2025桃園鍾肇政文學獎推廣活動第一場,邀請到 #吳曉樂 老師與我們暢談言小的世界(๑´ڡ`๑)𝟮𝟬𝟮𝟱桃園鍾肇政文學獎 ▷ 離散幾何▷
徵件正式啟動!
「2025桃園鍾肇政文學獎」於4月17日上午10時
在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1樓微光廳正式啟動!
⠀
「2025桃園鍾肇政文學獎」於4月17日上午10時,在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1樓微光廳正式啟動!
鍾肇政文學獎於今年邁入第11屆,以「離散幾何」為年度主題,探討文學的多重面向,透過文字連結不同的宇宙、組成完整的主題敘事;同時強調文學作品中可以觀測的理性思考與不可測的感性想像,涵蓋生命的瞬息萬變。
現場邀請到張善政市長、文化局邱正生局長、客家事務局饒佳汶副局長、桃園區許新汁區長、桃園市立圖書館施照輝館長、聯經出版陳芝宇總經理,以及作家陳銘磻、蔣竹山、古蒙仁及東燁老師出席,一起共同為今年的豐富活動揭開序幕。
陳銘磻老師長期支持鍾肇政文學獎,更是在致辭時提到,今年報導文學重回徵件文類,是非常重要的舉措:報導文學能夠記錄下社會的痕跡,反映出文學與創作的時代價值,也期許更多的創作者能夠在鍾肇政文學獎這個平台發光發熱。
張善政市長則表示,今年度徵件共六大文類:長篇小說、短篇小說、報導文學、新詩、童話、散文,總獎金高達300萬元,徵件期間至8/11止,希望海內外所有的創作者都能夠踴躍投稿,共同建構出豐碩多元的桃園文學景觀。
此外,除文學獎徵件活動外,今年4月至8月也將舉辦一系列精采活動,共計13場,探索多重主題,讓文學愛好者能夠透過不同的形式,深刻體驗文學的魅力,詳細活動內容請見留言。
活動將陸續開放報名,請鎖定粉專貼文。